艺考到底有多残酷?经历过艺考的朋友来说下?
艺考残酷与否,没有经历过的人没有资格去下定论。
作为曾经的美术艺考生,我觉得最能体现残酷一面的是:在判卷时,没有标准的好与坏,判卷人的心情和喜好随时可以影响你的结果。这一点不止针对美术艺考,同样的,音乐艺考和表演等等都有这种情况。考官们把考生的画全平摊在地上,只是走来走去,看到你的画就拿出来打高分,不起眼的就只能埋没。手一指,你的命运就会被改变。
也因此,会发生艺考乱象、黑幕等现象。但这是否只是艺考生单方面的问题,值得商榷。究竟是谁造成这种人尽皆知的艺考乱象,我们应该再仔细思考。
其次,大家都觉得艺考生比普通考生的文化课分数线低,就觉得艺考是上好大学的捷径。这一点我不敢苟同。艺考生在决定要艺考的时候,就面临着将自己的一半学习时间分给专业课的代价。我的意思是,同样都是三年高中,艺考生只有一半的时间学习文化课,却考一样的试卷;如果要上好大学,文化课至少也要通过二本线。需要比普通考生多考几门专业课,时间不够,并且录取分数线也没有低到什么地步,我不清楚艺考生有什么可被鄙视或误会的。
再来谈谈关于是否处于对艺术的热爱。我承认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是因为热爱艺术而艺考,但我们都知道,许多普通高考考生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,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或者如何择业。许多人由于分数线差一些也面临专业的调剂。而艺考生在参加高考之前,甚至是决定艺考以前,就已经决定好自己将来职业选择的大方向。这难道不是一件更好的事情吗?
我们说,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进入好大学的门槛,为将来精打细算保住饭碗,这是不好的行为吗?
接着来谈谈艺考生所面临的压力是否比普通高考考生低。我以美术艺考生为例,从高二结束的六月份开始列举考生的时间表。
艺考到底有多残酷,只有经历过艺考的人才有资格说出来。我想作为一个一年前经历了艺考的我来说,最残酷的就是看卷子给成绩的时候吧。艺考不像文化课有固定的答案,艺考的成绩完全取决于判卷老师的心情和判卷老师喜欢的画风,感觉这很残酷,明明画的很好,却要因为老师不喜欢而失去高分,难道你不觉得这很残酷吗?
正如楼主问题中所说的那样,或多人现在艺考,的确是看中了艺术专业对文化课的要求低,更容易跨进大学的门槛。但是在这里一定要纠正一个概念,艺考绝对不是一条捷径!改变只是考试方式,如果想被好的艺术学校录取,其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文化考试必然是等量的甚至是更多的。
很多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加艺术考试,这种想法千万不要有,有这个想法还不如继续在文化课上面下功夫了。评委老师们都是艺术类的专家,你出手是什么程度的,他们都心里面有数的。有很多人为了突击艺考,在考前拼命下功夫,拾起来了很久没练习的乐器,有的学了几节声乐课,甚至根本就不学。像这样子,一般初试估计就会被淘汰了。准备艺考,最好是在高一就已经定下来了是艺考方向,如果学校里面有专门的艺考班级,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。学校会为你们量身定制你们的课程,很多考试不考的内容就不会让艺考生去学习了,也会为艺考生留下更充足的练琴时间。艺考是一定要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练习量的,艺考曲子一年前就要准备好,不然是来不及的。
如果要参加艺考,一定要明晰你要考的内容。想很多人,在考之前还不知道音乐艺考还要考乐理、视唱、练耳,从而损失了大量的分数。每个省之前都会有一个统考,这个统考的成绩很重要,如果考得好,就能填报很多的一流大学。但是如果你统考受挫了,还有单独学校的校考,但此时你一定要清晰你要考的学校的《招生简章》。上面为你的考试内容做了明确的整理,你必须按照上面准备,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最好打电话过去确认一下,比如说小提琴的考试需不需要带伴奏,钢琴要弹几首什么类型的曲子。
可以说艺考还存在一个说法,就是你要考哪个学校,最好就要找哪个学校的老师。我同学他为了考上海音乐学院,每个星期就都往上海跑,去找那里的教授老师上钢琴课,光是路费就一两百,一节课的价格更是四位数起步。你虽然花了这么多钱,但是还是不能保证你能够被这个学校录取。如果你在考试时候没弹好,那也就只能放弃了或者第二年再来了。如果你技术够硬,不找那边的教授,当然也是可以的,每年也有很多人就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去考被录取的。但是找那边的老师有一个好处,万一老师就是评委会有一点人情分,但是现在一般都是匿名考试匿名打分,可以说是非常严格,所以还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再下相应的决定。
最让人难过的就是有些小地方,家长花钱把孩子送进一些不入流的机构,孩子往往又不能学到专业性的知识,考试出来的成绩也不是很好。所以我觉得专业化还是很重要,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最好还是不要让孩子学艺术。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,如果是纯粹对于艺术的追求,那么可以找非专业的老师。如果是为了艺考,专业的老师的费用往往非常贵,而且不能打包票,可以说对于家庭是非常不利的。
我身边有很多同学都考进了上海音乐学院、中央音乐学院、南京艺术学院,告诉大家,他们的平均练琴时间就是一天4小时,甚至更多。我们之所以觉得艺术生走的是捷径,就是因为看他们总不在上课,其实他们大多数时间是在外面上专业课,学专业知识和练琴,而不是在玩。当然也有很多爱玩的,但是一般最后都考得不是很好,要不然就是花大钱的,五六十万直接砸的,评委老师就心里面有数了,但是我相信这种投机倒把的把戏迟早会被人揭穿的,更公正的制度会出来让这些人得到惩罚。
有人说艺考不公平,艺考的确不公平。因为各个时间段、评委的心情、你的临场发挥都是不确定的因素,当然也不会有绝对的公平。就算是文化生也受到许多变量的影响,但这就是考试的一部分。我身边也有很多复读的,但是我见得更多的是越考越低的,我有一个学姐第一年统考考了江苏省20多名,因为没有考上上海音乐学院就复读了,但是第二年统考滑到了江苏省100多名,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名次也在边缘处徘徊,最后所幸被录取了。所以千万别再觉得艺考是一个容易的事情。很多事情,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,这中间又有“选曲”“时间安排”等大量需要考虑的,真的希望各位家长三思,不要耽误了孩子的前途。
想了解更多艺考的,可以关注我私信我,必定回复,谢谢!
小编参加过声乐艺考,看到这个标题,突然就想起了那些艺考时的岁月,艺考生因为文化课标准相对普通考生降低,所以艺考注定有它的不平凡之处。
1.艺考没有固定规则。
高考有考纲,考哪些知识点,怎么考,都明明白白写出来了。艺考不是这样,不同学校对学生要求完全不同。即便是一所学校,每年的考试规则也可能不一样。
2.起跑线就输了。
大部分学生都是高中才学艺术,就这一两年的沉淀哪比的上那些艺术世家成长的孩子。顶级院校一个专业就招十多个,算上走关系的,留给普通学生竞争的名额还剩多少?竞争对手里还有复读的学生。
3.不胜即败。
艺考生想上学校,除了统招,还必须通过学校自己的考试,加上提前批填志愿的***,赌输了可能就没学可上,或者放弃为艺考做的一切去和普通考生走文化考试。由于第一条的不确定性,复读才是艺考的噩梦。
4.艺考具有随机性。
声乐,顾名思义,“声”是声音,“月”是音乐,声乐集心理学、生理学、物理学于一身,演唱者心理变化会对考试成绩产生致命影响。心理素质直接决定成绩,怯场、紧张会使歌唱者声音转调、“高音上不去、低音下不来”,更有甚者会短暂失声。
艺考是很残酷的,并不是一条捷径,相比高考来说,艺考才是真正的独木桥,掉下去了只能重新来过。
没有经历过艺考,却因为***访的缘故听到了许多故事。
今天要说的这些故事,我觉得并不能用“残酷”来定义他们的经历,相反,我觉得他们的故事,各个虽都有其遗憾和痛苦,但更多的是希望和奋斗。所以,希望点进来看这个问答的朋友们,能被这些故事鼓舞到。
我印象最深的是重庆大学的唐建强,***访时还没聊几句,他就突然跟我说起他在艺考时遇到的一位大他6岁的女孩。后来我才明白,原来在唐建强第一次参加艺考时,在南京遇到了一位比他大的女孩,两人开始恋爱。然而这段年龄相差太大的异地恋,最终以女孩提出分手告终。唐建强回忆说,那是高考的前夜,他跟她说自己明天就要高考了,高考完就去南京上学找她。可是女孩说她等不了他了,已经和另外一个男生在一起了。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唐建国的第一次高考,考砸了。
第一次高考后,他进了一所二本院校,然而在学校读了3个月后,他就决定从学校退学重新艺考和高考。当时他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的决定,所以当他回到高中读书并告诉父母时,他说:“我爸妈都气疯了。”
家人不理解,旁人就更不理解了。唐建国的二次艺考注定是孤独和艰巨的。
文化课是每个艺考生必须面对的一道坎。其实唐建国第一次艺考时拿到了好几所学校的合格证,但是最后都是因为文化课的原因被刷了下去。而且那一年,重庆第一次[_a***_]了全国卷,谁都不知道到底会是什么样。他常常怀疑自己做的决定是不是对的,尤其在有时候考试的成绩还没有去年考的好。
第二次艺考,在去北京考试的途中唐建强坐的火车被大雪困在路中困了2天,连澡都没法洗。最后在艺考考场上,他还拿这段经历逗乐了考官。
最后的成绩并没有辜负他的努力,他拿到了重庆大学的第二名和四川大学的第十名。唐建强回忆说看到这个成绩的时候就不断地刷新页面,刷了四五遍才敢相信不是自己眼花。
也许对于唐建强来说,梦想就是那趟开往北京的火车,可能会延期,但是终会到达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3801085100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lnmw.com/post/190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