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女子用什么化妆?
古代女子的画妆比现代更加细腻,步骤如下。
敷铅粉-抹胭脂-画黛眉-贴画钿-点画厣-描斜红-涂唇脂
一、妆粉
妆粉的种类有米粉、铅粉、紫粉、珠粉、干粉、水银粉等等。用的最多的就是铅粉和米粉,米粉的原料是米,铅粉(碱式碳酸铅)的主要原料自然是铅了,米粉纯天然,但附着力不强,需要经常补妆,增白效果和光泽度不如铅粉明显。芳泽无加,铅华弗御”铅粉不仅使肤色增白,而且附着力强,但是用着用着就会发现脸渐渐变青了,皮肤脱落,甚至有生命危险。虽然铅粉有毒,但是美啊,从古至今女人对自己还是够狠的,话说女人不狠,则地位不稳,尤其古代帝王,后宫三千,女人对美的执着,真可谓生命诚可贵,美腻价更高。
二、胭脂
胭脂是从一种叫“焉支”的植物中提取的红色液体与动物的膏脂混合制成的。
三、石黛
画眉的石黛石一种黑色的矿物质,古代眉式也有很多种类,以下列举了唐朝的一些眉式。
四、花钿
相较于现代女子种类繁多的化妆单品,古代女子可选择的东西就太少了。(欢迎关注“美聊斋”微信公众平台)但她们还是用天然的植物、动物油脂、香料等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化妆品,来满足她们爱美的那颗心,“浓妆淡抹”从古至今就是女子的爱好。
从出土的战国时期楚俑便可看出当时已有敷粉、画眉及胭脂,而“脂泽粉黛”一词,最早出现于《韩非子· 显学篇》,也就是说早在2200多年前,就有了化妆品这个概念。古代女子的化妆步骤一般分为这几步:傅粉——脂粉——黛眉——额黄(或贴花钿)——面靥(或点痣)——斜红——唇脂,接下来就依次来说一说究竟该怎么做?(欢迎关注“美聊斋”微信公众平台,加微信meiliaozhai)
傅粉,是用米研碎制成的粉状物,也被称作米粉,还有一种是用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,又叫“铅华”或“铅粉”的,两种粉状物都是用来敷面的,为的就是让皮肤保持白皙,古代崇尚“一白遮三丑”,为此不惜使用含铅的有毒物质,危害健康。但这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化妆方式,据唐书记载,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,竟高达百万两!(欢迎关注“美聊斋”微信公众平台,加微信meiliaozhai)
脂粉,就相当于现代的腮红,往往集中在两腮,多呈红色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“红蓝”的花朵,它的花瓣中含有红、黄两种色素,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,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,淘去黄汁后,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。
黛眉,也就是画眉,这恐怕是从古至今女子最流行的一种化妆方法。特别是在盛唐时期,女子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,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:鸳鸯眉、小山眉、五眉、三峰眉、垂珠眉、月眉、分梢眉、涵烟眉、拂烟眉、倒晕眉。光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,可见古人爱美之心的浓厚。(欢迎关注“美聊斋”微信公众平台,加微信meiliaozhai)
额黄(或贴花钿),额黄和花钿有异曲同工之妙,区别就是额黄是画的,而花钿是贴的,都是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。额黄,又叫鸦黄,是在额间涂上***,南北朝时,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,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,将额头涂成***,渐成风习。贴花钿成风是在唐朝,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,有用金箔剪裁成的,还有用纸、鱼鳞、茶油花饼做成的,最有意思的是,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!花钿的颜色有红、绿、黄等,《木兰辞》中就有一句“对镜贴花黄”,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,还有各式小鸟、小鱼、小鸭等,十分美妙新颖。(欢迎关注“美聊斋”微信公众平台,加微信meiliaozhai)
古代女子的化妆品也分平民级和贵妇级,简单从底妆和面饰两点来看。
1、材料
铅粉——从商周时期,女子就已经逐渐开始通过敷粉来使自己的皮肤看上去洁白细腻了。当时最常见的就是铅粉,洁白如雪、质地细腻,又被叫做铅华。例如北宋晏几道在《浣溪沙》一词中写道:“闲弄筝弦懒系裙,铅华消尽见天真。”
但是众所周知,铅是有毒的金属,使用时间一长反而会使得脸色青黑,所以渐渐的在脂粉中的含量越来越少。
米粉——为了减弱铅粉的毒性,智慧的人们又发明了米粉,质地同样洁白细腻,但是附着力却无法和铅粉相比,所以为了增加粉的附着力,依然会在米粉中添加少量铅粉。
珍珠粉——这在当时并不是普通人可以用的起的东西,多见于贵族妇女的妆奁之中。将就的还会用花来熏香,并且增加了爽身护肤的功效,使用时为了增加珍珠粉的附着力,通常会在里面调和蜜或者油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3801085100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lnmw.com/post/17312.html